

本文作者 / HONG
發(fā)布于:2021年1月1日
寫文體會:北有鍋包肉,南有叉燒。
回想起來,每當年少的自己在家惹事生非后,惱怒的母親都會后悔當初生的怎么不是一gou叉燒。不過話是這么說,但生什么不好,為啥非要生叉燒?
叉燒這一類燒臘燒鹵食品,在兩廣地區(qū)歷史悠久,自然也是深受喜愛。
一份份掛在櫥窗后面,滴著香油的叉燒,外皮香脆油亮,肉質(zhì)鮮嫩多汁,是大街小巷的市場中最吸引人的存在。逢年過節(jié),家里人想不到做什么菜,也總會買一兩串叉燒回家。
叉燒到底有多好吃?星爺在電影《食神》里給過最細致的答案。
“每一塊叉燒的肉汁被封在纖維里面,有如江河匯聚,里面的筋絡(luò)被內(nèi)功震斷,入口極之松化。”
許多人咋一想到可能會沒什么頭緒。幸好自己住在水街附近,因此無需思考,直接去我常去的那家店就可以了。
這家店就開在水街美食城內(nèi),叫做【記得叉燒】
怕不是老板怕別人記不得它,故意起的這個名字。輕車熟路地走到檔口前,點上一份叉燒、一份燒鴨、一份魚腩,不經(jīng)意瞥一眼發(fā)現(xiàn),原來這家店大有來頭。
問了朋友才知道,這家店水街老店,已經(jīng)有四十多年。隨著水街舊改,它和很多老店一起搬進了這個水街美食城里頭,不經(jīng)意發(fā)現(xiàn),很容易就錯過。
不得不說,哪怕老水街不再,現(xiàn)在的美食城里人也不少。
叉燒又被稱作“插燒”,簡單來說就是叉起豬肉燒制即可。一般選用上等的梅頭或者五花肉制作,瘦 肉中帶著恰到好處的脂肪,吃起來也能得到較好的口感。
經(jīng)過火候時間得當?shù)碾鐫n、上糖、火烤、切件、淋蜜汁等幾個步驟,靚嘢的叉燒便隨即出品。
“香而不柴”是她家的叉燒最亮眼的特點,香氣四溢,甜美多汁,肉質(zhì)軟嫩,細細咀嚼會發(fā)現(xiàn),肉香還交織著淡淡的蜜糖香氣。
電影里,史蒂芬周做的叉燒飯教人黯然銷魂,生死相許。而現(xiàn)實中,蜜汁叉燒和燒鴨汁拌上白花花的米飯,我又何嘗不是吃得意猶未盡,無法自拔。
這里的燒鴨,肉質(zhì)肥美緊實有彈性,色澤深紅,味美可口。
一碟整齊碼好,深紅色的燒鴨皮泛著閃亮的油光,輕蘸一點酸梅醬,一口下去汁水橫流,肉香滿口,實在是難得的美味。
另外,這里還有其他的燒臘美食,比如燒腸與牛巴,從李阿姨的父親那時起,已經(jīng)是這里的搶手經(jīng)典了。


在記得叉燒,還有一道我最鐘愛的小菜,那就是快餐檔口的魚腩。
雖然脂肪含量較高,但是勝在肉厚刺少,油香四溢,并且作為一條魚身上最為肥美的一部分,被阿姨燜得十分入味。吃起來那軟糯流油的口感,實在是令人難以忘懷。
在這里最不缺的就是鹵味,琳瑯滿目的鹵味擺在一個個盤子里,在燈光的照射下,明目張膽的撩撥你的味蕾。
不得不說,真的很會撩。連舍友都奪命連環(huán)Call,讓我打包幾份帶回家,放假吃。

02#
為了做好這一份叉燒
四十年,三代人的傳承
//
回想起當年在水街排著長隊購買她家叉燒的盛況,李阿姨臉上浮現(xiàn)出了一絲回憶的笑容。在水街,這家開了四十多年的店也算得上是老字號了。
從老板娘李阿姨接手父親的手藝開始到現(xiàn)在,也已經(jīng)過了二十多年。目前阿姨的女兒也會在下班之后來這里幫忙,這門手藝也是一直都得到了傳承。

而關(guān)于記得叉燒為什么要叫“記得”這個名字,在跟李阿姨聊天時她也告訴我了:

由于以前的招牌“德記”被人搶注已不能使用,并且在老水街拆除之后搬來水街美食城,也依然有許多老街坊鄰居“記得”他家的叉燒,因此家里人靈機一動,就把“德記叉燒”改成了“記得叉燒”。

當年從父親手上接過這門手藝,也像是接過了父親的使命一樣,不僅僅自己的孫子孫女吃著她做的叉燒長大,而且也為街坊鄰居保留住了這一份老南寧的味道。
而這一片片切好的叉燒,也不僅僅是香甜的蜜汁,它還裹滿了傳承四十年的親情之愛,鄰里之睦,讓她家的叉燒,一直被南寧人“記得”。


??內(nèi)容來源 /吃遍南寧(ID:nnq365)
??法律顧問 / 王文君律師創(chuàng)新法律服務(wù)團
(轉(zhuǎn)載授權(quán)請聯(lián)系微信:NNmiyuebiaojie)
轉(zhuǎn)載自:
南寧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