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偷精品视频三级自拍|亚洲精品无码va人在线观看|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老司机|国内精品久久久精品电影院

  • <center id="ouggk"><dd id="ouggk"></dd></center>
  • 廣西簡稱“桂”,但省會為什么是南寧,而不是桂林?






    本       文     約 2528 字


    閱       讀       需       要


    min

    廣西,地處西南邊陲,和云、貴、粵、湘等省交界,西南部和越南接壤,南部隔北部灣,和海南島遙遙相望,總面積23.76萬平方千米。廣西簡稱“桂”,讓人聯(lián)想到“山水甲天下”的桂林,然而,這片土地的省會卻是南寧,為什么會出現(xiàn)這種情況呢?



    關于“桂”的兩種說法



    “桂”和桂樹有著千絲萬縷的聯(lián)系。桂樹是木犀屬的常綠闊葉喬木,喜暖喜光,高大挺拔?!侗静菥V目》認為桂能“治百病,養(yǎng)精神,和顏色。”東漢許慎在《說文解字》中注釋:“桂,江南木,百藥之長?!睆闹锌梢钥闯觯饦渚哂泻芨叩乃幱脙r值,屬于典型的亞熱帶樹種,分布在秦嶺和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區(qū)。


    《山海經(jīng)》是中國一部記述古代志怪的古籍


    “桂”的第一種說法源自“八桂”。


    這一說法來自兩晉郭璞“八桂而成林”的說法。其實,這純粹是后人對郭璞斷章取義的誤解?!渡胶=?jīng)·海內(nèi)南經(jīng)》中有“桂林八樹,在賁隅東”的記載,郭璞因此做注“八樹而成林,言其大也。”可見“八桂”之說始于《山海經(jīng)》,而且“八桂”的所在地并非廣西,而是賁隅,指的是古時廣州。兩者風馬牛不相及,很不靠譜。


    南越時期的 桂林郡


    第二種說法涉及到“桂林郡”。


    公元前214年,秦始皇略取嶺南諸地,置桂林、象郡和南海三郡。因廣西柳江、黔江和潯江等三江形成的弧形地帶,不但“江原多桂,不生雜木”,而且盛產(chǎn)肉桂,尤以瑤江桂最為著名,故此以“桂林”為郡名,不過此桂林位于廣西南部桂平一帶,并非如今的桂林。


    隨著歷史的演進和朝代的更迭,桂林郡屢有變遷。西漢元鼎六年(公元前111年),漢武帝平定南越,設嶺南九郡,其中以郁林郡代替桂林郡。


    三國時期,東吳在現(xiàn)今的柳州復設桂林郡。南梁天監(jiān)六年(公元507年),桂林郡又改名為馬平郡,同時在郁林和蒼梧兩郡中間地帶新設桂州。梁大同六年(公元540年),桂州移至現(xiàn)今的桂林,以“桂”為名,由此肇始。


    可以說,第二種說法更有歷史依據(jù),更具說服力。


    廣南東路、廣南西路(遼、北宋)



    “桂”和廣西的交集



    既然說到“桂”,離不開廣西重鎮(zhèn)桂林。北宋至道三年(公元997年),宋太宗在今廣西境內(nèi)設置廣南西路,管轄今廣西、廣東雷州半島和海南。治所設在桂州(今廣西桂林)。明朝典籍《大明一統(tǒng)志》稱:“八桂,廣西桂林府郡名。”“八桂”從此成了官方用詞。直到清末,桂林始終在廣西政治、經(jīng)濟和文化等方面占據(jù)著核心地位。


    在古代,廣西的壯、瑤等民族長期生活在十萬大山之中,保持著閉塞獨立的生活狀態(tài)。桂林地處廣西東北部,毗鄰湖湘,有利于維護廣西和中央王朝的聯(lián)系。公元前214年,秦始皇在桂林興安縣境內(nèi)開挖全長37公里的靈渠,連通了湘江和漓江的源頭,拓展了荊襄和兩廣的交通。靈渠投入使用后,桂林成為漢文化進入廣西的重要前哨,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。


    司馬睿(276年-323年),字景文,即 晉元帝



    “西南襟喉”南寧



    隨著形勢和經(jīng)濟的發(fā)展,桂林的地位受到南寧的嚴峻挑戰(zhàn)。東晉大興元年(公元318年),晉元帝司馬睿從郁林郡中分立晉興郡,郡治設在晉興縣城,即南寧建制的前身。唐貞觀六年(632年),唐太宗改晉興為邕州,此即為南寧簡稱“邕”的由來。


    南寧歷來是廣西的戰(zhàn)略要沖。明朝顧祖禹在《讀史方輿紀要》中,對南寧青睞有加,贊稱它“外控蠻荒,實南服噤喉重地。唐置邕管于此,為廣南唇齒之勢……宋儂智高倡亂,邕州不守,而西路遂為魚肉……蕩滅后,恒以重兵戍守,元亦置重兵鎮(zhèn)于此,以鎮(zhèn)壓安南……近代(指明朝)用兵田州及經(jīng)略安南,皆建節(jié)于此,蓋地居沖要,勢所必爭也。”說明南寧具有明顯的區(qū)位優(yōu)勢。


    《讀史方輿紀要》是清朝初年顧祖禹所撰,中華書局2005年出版


    俗話說:“要想富,先修路?!碧瞥懹^年間,“渝州(今重慶)人侯弘仁自柯開道,經(jīng)西趙,出邕州”,開辟了一條聯(lián)系西南地區(qū)的“邕州道”。紹興十一年公元1141年),南宋“五路既陷,馬極難得”,被迫從大理購馬,自邕州道“買馬二千四百匹”。至紹興三十年(公元1160年),由邕州道購入的馬匹猛增至4000余匹。唐宋以來,南寧的交通優(yōu)勢受到了歷代王朝的重視。


    有了道路為紐帶,頻繁的商貿(mào)活動盤活了南寧的經(jīng)濟。南宋時期,朝廷拿出鹽、金、銀、錦等物資經(jīng)邕州道進入大理,用以“折馬價”。在明朝,邕州道成為桂滇之間的交通要道,商賈往來,互通有無。清朝中期,南寧普遍種植玉米。當?shù)厥斋@的玉米,足以滿足桂西地區(qū)農(nóng)民半年甚至全年的口糧。南寧的經(jīng)濟價值日益突現(xiàn)。


    清朝廣西全圖



    臨危受命的南寧



    1858年6月,法國入侵越南,對廣西虎視眈眈,西南邊境的國防形勢陡然緊張。如此一來,位置居中的南寧比桂林更容易管理廣西全境,同時,它離中越邊境距離更近,為調動軍隊節(jié)省了大量的時間。


    相較之下,作為省會的桂林,偏居廣西東北一隅,和西部、南部地區(qū)路程遙遠。清末有識之士意識到這一點,指出:“由桂林派兵前往毗鄰越南之地需一月之久才能到達,而由南寧派兵前往,五六日路程便可抵達。”強敵寇邊,西南危急,南寧的軍事價值不言而喻。


    清軍鎮(zhèn)南關布防圖



    從桂林到南寧


    清光緒十一年(公元1885年),清軍在廣西鎮(zhèn)南關(今友誼關)大敗法國侵略者,取得了中國近代反侵略戰(zhàn)爭史中為數(shù)不多的巨大勝利。中法戰(zhàn)爭期間,徐延旭、潘鼎新、李秉衡等三位廣西巡撫,均駐節(jié)南寧。


    民國成立后,打破上千年的傳統(tǒng),將廣西首府歷史性地遷至南寧。近代學者屠思聰坦言:“邕寧,清南寧府治。地據(jù)郁江上流,據(jù)全省中樞,西控南交,南應粵海,東顧潯梧,北策滇黔,大江如帶,昆侖如礪;昔馬援,狄青南征蠻夷,均駐帶于此,形勢之重,自古已然。自安南歸法,邊防日亟。而邕寧形勢,隨之愈要,故今移省會就治焉。


    這一做法,順應了新形勢的要求,實現(xiàn)了西南邊防的穩(wěn)定,促進了廣西的全面發(fā)展。


    康有為(1858年—1927年),原名祖詒


    清末康有為有詩云:“桂林片石一枝秀,領袖八桂諸才賢。”詩句道出了廣西人杰地靈的精髓。


    看似簡單的“桂”,蘊含著桂林和南寧的風雨變幻。

     

    參考資料:

    【1】郭曄旻  《昆侖關:桂南天險抗戰(zhàn)現(xiàn)崢嶸》

    【2】歐陽修、宋祁  《舊唐書·地理志》

    【3】司馬光 《資治通鑒》

    【4】脫脫、阿魯圖 《宋史》

    【5】李心傳  《建炎以來系年要錄》

    【6】官修史書  《宋會要》

    【7】屠思聰 《中華最新形勢圖》


    經(jīng)公眾號“ 歷史D學堂”(微信ID:lishi1600)授權轉載。






    “果粒歷史”新刊推薦




    足不出戶暢讀

    《國家人文歷史》雜志

    長按下方圖片識別二維碼

    享89元/年會員續(xù)費

    168元/年新會員優(yōu)購

    把歷史私教裝進口袋里




    在看”的永遠18歲~



    轉載自:國家人文歷史
    • 6273人看過
    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