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偷精品视频三级自拍|亚洲精品无码va人在线观看|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老司机|国内精品久久久精品电影院

  • <center id="ouggk"><dd id="ouggk"></dd></center>
  • 廣西人怎么這么牛,發(fā)明了螺螄粉

     

    作者:謝毛毛

    來源:城市漫游計劃(ID:csmyjh01)

     

    如今,螺螄粉已經(jīng)是火遍全國的宅家必備速食。
     
    螺螄粉氣味腥臭,味道酸辣。然而,這樣的食物卻是廣西人的命根子,甚至可以一日四餐都吃粉,早餐吃、中餐吃、晚餐吃、夜宵還吃。

     

    螺螄粉,來自廣西柳州的風(fēng)味食品

     

    更為神奇的是,這種美食不僅在本地流行,更是人氣居高不下的網(wǎng)紅食品。今年春天,螺螄粉甚至盯上了青團,一點也不在乎自己臭到?jīng)]朋友。
     
    螺螄粉是如何在廣西發(fā)家的,又是如何成為網(wǎng)紅食品,把臭味傳遍每個寢室的呢?
     

    廣西人,專注嗦粉上千年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很多外地人以為,廣西米粉只有兩個選項:A.螺螄粉;B.桂林米粉。但其實,這只是廣西米粉的冰山一角。

     

    廣西河池市都安瑤族自治縣,街頭的螺螄粉店招牌不勝枚舉

     

    在廣西這個妥妥的嗦粉大省,各地米粉花樣繁多,比比皆是。南寧老友粉、賓陽酸粉、玉林牛巴粉、羅秀米粉、百色燒鴨粉、梧州上湯河粉......不一而足,令食客們饞心大動。
     
    以南寧老友粉為例,美食博主汪曾祺曾在《五味》中寫道:

     

    “福建人、廣西人愛吃酸筍,我和賈平凹在南寧,不愛吃招待所的飯,到外面瞎吃。平凹一進門,就叫:‘老友面!’老友面者,酸筍肉絲汆湯下面也,不知道為什么叫做‘老友’。”

     

     

    廣西南寧,中山路美食街。老友粉是南寧小吃的金字招牌

     

    小小的米粉,被廣西人吃出了花。這可能和廣西人長久的嗦粉歷史有關(guān)。廣西人嗦粉,已經(jīng)嗦了上千年。
     
    隋唐以前,廣西土地荒蕪,糧食產(chǎn)量極為有限,人們連稅也交不齊。到了唐朝,廣西地區(qū)開始實行屯田,大批南遷的人帶來了水稻種植的新技術(shù),并且加入開墾荒地的隊伍,以水稻為主的糧食生產(chǎn)迎來良好發(fā)展。當(dāng)時,政府對其他地區(qū)征稅是征錢,對嶺南地區(qū)還特別征了稻米[1]。

     

     
    廣西農(nóng)村航拍,田野星羅棋布

     

    水稻產(chǎn)量的上升使得人們有富余的大米來做米粉。唐朝開始,就有賞賜“交州米餅”的記錄。那時候的交州,就包括現(xiàn)在的廣西。雖然名字叫米餅,不過其實這是一種和現(xiàn)在米粉一樣的條狀食品[2]。
     
    之后歷代,這種食物都出現(xiàn)在各類記載中,只是不叫米粉這個名字,而是叫漏粉、索粉,諸如此類。到了清末民初,《靈川縣志》中記載,當(dāng)?shù)?ldquo;米粉各區(qū)皆有”。靈川縣屬于現(xiàn)在的桂林,這可能是桂林米粉最早出現(xiàn)在地方文獻里[2]??梢哉f從這時候開始,我們熟悉的米粉才有了姓名。

     

    桂林龍脊梯田,豐收時節(jié),猶如“大地染金”。稻米的豐收是過去制作米粉的基礎(chǔ)

     

    在今天,廣西仍然是中國早稻和雙季晚稻的四個主產(chǎn)省份之一[3]。這給愛吃米粉的廣西人提供了充足的儲備,讓他們可以放開了吃。根據(jù)中國和澳洲學(xué)者聯(lián)合進行的一項研究,廣西的人均水稻消費量在中國也位居前列[4],這里少不了米粉的一份貢獻。

     

    色澤潔白的米粉原料,在廣西街頭成捆售賣。當(dāng)?shù)厝速徺I這種干燥的米粉回家再行加工

     

    廣西人對米粉愛得深沉,那么螺螄又是如何進入廣西人的菜譜,甚至和米粉組成黃金搭檔的呢?
     
    廣西螺螄粉里的螺螄,一般指的是當(dāng)?shù)氐那嗦?。這種螺在中國的河流、溪水、池塘里都很常見,對柳州人來說,旁邊的柳江就能找到一大把[5]。進入豐收季節(jié),“無螺不歡”的柳州人還會卷起褲腿,舉辦摸螺比賽。
     
    從營養(yǎng)上說,螺螄也很適合上餐桌。尤其廣西歷史上缺乏豬牛羊這樣的大牲畜,人們獲得動物蛋白相對麻煩。這種情況下,蛋白質(zhì)含量和鱔魚、帶魚相仿[5],又隨處可見的螺螄,就成了一個不錯的選擇。

     

    柳州市柳城縣內(nèi),自北而來的融江與自西而來的龍江匯成柳江。廣西大面積的水域也為螺螄的生長提供了空間

     

    既然米粉和螺螄都是廣西常見的食材,那結(jié)合起來也不奇怪,不過這個組合在改革開放之后才開始流行。那時候,作為廣西經(jīng)濟中心之一的柳州,成了廣西排名前列的人口遷入地區(qū)[6]。大批人口的到來,也刺激了柳州夜市和小吃的興旺。

     

    夜幕下的柳州

     

    當(dāng)時,柳州人時興吃煮螺螄,隨后,米粉也開始向夜市進軍。不久,柳州人開始有意無意地在米粉里加入螺螄湯,兩大人氣小吃終于命中注定地相遇了。這便是螺螄粉的雛形[7]。

     

    “臭”名遠(yuǎn)揚,

     

    螺螄粉的怪味哪里來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吃過螺螄粉的人,應(yīng)該都對它辣、爽、鮮、酸、燙的口感印象深刻。這是由于它獨具一格的調(diào)配方法。90年代初,《魚峰文史》記載:

     

    “魚峰轄區(qū)內(nèi)現(xiàn)經(jīng)營螺螄粉的不下一百攤,幾乎大部分街巷都有。而以駕鶴夜市、前進農(nóng)貿(mào)市場、箭盤菜市、榮軍路口、五里亭、四中菜市、螞拐巖市場及魚峰路西側(cè)的小巷中較為成行。大多攤點是日夜兼營。其煮法和香料逐步統(tǒng)一,大致是:先將螺螄和豬筒骨熬湯,再將螺螄、筒骨撈出,加入紅辣椒油,即成原湯。臨吃時將線粉,青菜放入另一只鍋中用清水煮熟撈于碗中,加油、鹽、醬油、味精和酸筍、花生米,黃花菜、油炸腐竹、木耳等配料,再加一瓢湯即成。色、香、味俱全,吃后口中仍帶辣,可謂余香裊裊[8]。”

     

    首先是辣。螺螄粉湯面上往往會漂浮著一層厚厚的鮮紅色辣椒油,吃過之后嘴巴冒火,被辣哭絕對不是傳說。不過就是因為這種辣味,為螺螄粉迎來了很多忠實粉絲。對他們來說,螺螄粉沒有辣,就像可樂沒有氣一樣無法接受。

     

    紅油滿碗的柳州螺螄粉。螺螄粉的精髓之一就是它的辣,一口下去,從口到胃,一種炸開般的享受

     

    廣西人食用辣椒的歷史比食用米粉晚一些。明末清初辣椒傳入中國,其中有一部分經(jīng)臺灣傳到福建和兩廣地區(qū)。現(xiàn)在盡管廣西東南粵方言地區(qū)飲食偏清淡,但是桂北地區(qū)還有微辣的飲食習(xí)慣[9]。因此,辣椒也被順理成章地加入螺螄湯當(dāng)中。
     
    然而,螺螄粉吃起來不止是辣,更是廣西特色的酸辣。據(jù)《廣西通志》記載,廣西的少數(shù)民族喜酸嗜辣。這種口味的形成,其實是當(dāng)?shù)厥雏}缺乏,以酸代鹽作為調(diào)味料的結(jié)果。歷史上廣西三江等地交界處的苗侗地區(qū)就盛行以酸代鹽,現(xiàn)在則成了廣西飲食文化的一部分[10]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夕陽西照下的柳州三江侗族自治縣

     

    不過,比起酸辣的口味,螺螄粉的臭味才是它最特別的名片。煮過螺螄粉的房間臭味久久不散,讓人不禁懷疑是不是下水道出了問題。在宿舍吃螺螄粉,已經(jīng)成了繼打呼嚕、磨牙、半夜打電話之后又一樣引爆室友之間戰(zhàn)爭的導(dǎo)火線。
     
    這股神奇的味道,其實也來自于螺螄粉的獨門配料酸筍。根據(jù)對發(fā)酵后酸筍的風(fēng)味物質(zhì)研究,酸筍當(dāng)中含量較高的戊醛等物質(zhì),可以散發(fā)出淡淡的腐臭味,這可能就是螺螄粉臭味的來源[11]。

     

    柳州螺螄粉及其配料。除辣椒油外,酸筍也舉足輕重

     

    這種臭味也吸引來了一批死忠粉。是的,這么臭的東西偏偏有人愛吃。人感知到臭和香等不同的氣味,主要是靠體內(nèi)的嗅覺感受器。有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隨便兩個人都會有大約30%的嗅覺感受器表現(xiàn)不一樣,這導(dǎo)致了人和人之間對氣味的反應(yīng)程度和接受能力大不相同[12]。
     
    在不喜歡的人看來,臭豆腐的味道沖鼻難聞,但對于愛吃的人而言,臭豆腐是人間至味。螺螄粉也是如此。
     
    理解了這點,你就明白為什么你覺得螺螄粉聞起來好像是廁所爆炸,但是你室友卻覺得螺螄粉真香,抱著這種臭噴噴的食物不放,非得和你安利,讓你嘗上幾口了。
     

     

    螺螄粉,真正的網(wǎng)紅美食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如果你遇到一個并非來自廣西,卻自稱螺螄粉幾十年的忠實愛好者,那他很可能是個假粉。因為螺螄粉在廣西本地隨處可見,走上幾分鐘就能碰到一家粉店,但是紅遍全國其實只是這幾年的事。

     

    夜游柳江。柳宗元曾用“越絕孤城千萬峰”“江流曲似九回腸”來描繪柳州。如今,山美水美的柳州,已經(jīng)因為螺螄粉的走紅成功出圈

     

    螺螄粉走出柳州,不是靠蘭州拉面那樣遍地開店,而是靠袋裝螺螄粉在各大電商渠道的走紅。也就是說,螺螄粉走的是網(wǎng)紅路線。相當(dāng)一部分螺螄粉的鐘愛者入坑,都是通過美食公眾號、美食博主的測評或者推薦。
     
    螺螄粉在網(wǎng)上的曝光度一直很高。今天有博主一本正經(jīng)地PK各家螺螄粉哪款最香最健康,明天就有品牌玩起奇奇怪怪的跨界營銷;后天更是萬物皆可螺螄粉,螺螄粉湯圓、螺螄粉面包、螺螄粉月餅、螺螄粉豆花、螺螄粉粽子......世界是你們的,也是我們的,但歸根到底是柳州螺螄粉的。
     
     
    其實,袋裝螺螄粉產(chǎn)業(yè)興起的時間并不長。就在2014年,柳州還只有一家袋裝螺螄粉生產(chǎn)企業(yè),而到了2020年,螺螄粉迅速躥紅,成為淘寶美食銷量霸主。截至2020年12月17日,袋裝柳州螺螄粉產(chǎn)銷已經(jīng)突破百億,較2019年增長68.8%,日產(chǎn)量最高達到325萬袋,較2015年翻了21倍多[13]。

     

    形形色色的袋裝螺螄粉。螺霸王、好歡螺等都是火遍全網(wǎng)的螺螄粉品牌

     

    螺螄粉神奇的躥紅速度,柳州市政府功不可沒。他們對螺螄粉的電商之路頗費心思,和各大電商平臺談好條件,讓本地的袋裝螺螄粉生產(chǎn)商進駐各平臺,利用各種購物節(jié)促銷螺螄粉[14]。
     
    除此之外,他們還別出心裁,建成了螺螄粉電子商務(wù)產(chǎn)業(yè)園和飲食文化博物館,打造了螺螄粉小鎮(zhèn),開辦了全國首家螺螄粉產(chǎn)業(yè)學(xué)院。2021年3月,“第二屆柳州螺螄粉品牌評比”活動,獎金總額達到了令人吃驚的880萬元。
     

    位于柳州市柳南區(qū)太陽村鎮(zhèn)的螺螄粉小鎮(zhèn)

     

    不過,對廣西人來說,網(wǎng)紅袋裝螺螄粉始終只是“沒有靈魂的螺螄粉”。廣西人吃螺螄粉,要的就是又腥又臭又辣的味道,在一家老舊的店里坐著,拿筷子狠狠“嗦”上一碗,到末了,擦擦汗,眼睜睜地看著碗里的殘羹剩汁,竟舍不得放下筷子。哎,這才是故鄉(xiāng)。

     

    [1]覃乃昌. (1999). 隋唐至宋元時期廣西的水稻種植業(yè). 農(nóng)業(yè)考古(1), 52-58.

    [2]羅婧, & 閆冰華. (2015). “米粉”稱謂的歷史探源. 廣西師范大學(xué)學(xué)報(哲學(xué)社會科學(xué)版)(2), 155-158.

    [3]程勇翔, 王秀珍, 郭建平, 趙艷霞, & 黃敬峰. (2012). 中國水稻生產(chǎn)的時空動態(tài)分析. 中國農(nóng)業(yè)科學(xué), 45(17), 3473-3485.

    [4]Food Consumption Trends in China April 2012. Zhou ,W Tian,J Wang, H Liu,Lijuan.

    [5]諸永志, 王道營, 徐為民, 吳海虹, & 鄭安儉. (2007). 青螺肉營養(yǎng)成分分析. 食品工業(yè)科技, 28(9), 195-196.

    [6]盧立權(quán). (1986). 建國以來廣西人口遷移初探. 廣西民族大學(xué)學(xué)報:哲學(xué)社會科學(xué)版(1), 26-30.

    [7]黃瓊,藍竹梅主編. (2019). 廣西特色飲食文化. 對外經(jīng)濟貿(mào)易大學(xué)出版社, 57-58.

    [8]魚峰文史. 第11輯. (1993). 98.

    [9]藍勇, & Yong, L. . (2001). 中國飲食辛辣口味的地理分布及其成因研究. 地理研究, 20(2), 229-237.

    [10]李鵬飛. (2015). 歷史時期“代鹽”現(xiàn)象研究. 鹽業(yè)史研究(1), 72-79.

    [11]朱照華(2014). 酸筍的營養(yǎng)成分檢測及其主要風(fēng)味物質(zhì)的研究. (Doctoral dissertation, 廣西大學(xué)).

    [12]Science Daily. (2013). Variability in olfactory receptors affects human odor perception

    [13]人民日報客戶端廣西頻道.(2020).柳州袋裝螺螄粉今年產(chǎn)銷超百億元,較去年增68.8%.

    [14]南方日報.(2018) .柳州 一包螺螄粉 撬動一個產(chǎn)業(yè).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老板,一碗螺螄粉
    多腐竹多辣
    加兩個鴨腳一個鹵蛋一個豬腳
    還要兩個油果
    再來一瓶豆奶~
     

     

    以上圖文,貴在分享
    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
    如涉及版權(quán)等問題,請及時與我們聯(lián)系
    聯(lián)系電話:0771-5714731
     

    來  源:城市漫游計劃(ID:csmyjh01)

    編  輯:陳惟瑜

    校  對:陳之杰

    責(zé)  編:陳惟瑜

     
    家都在看:
    廣西“三支一扶”計劃招募1505人!明天開始報名
    真·雙喜臨門!婚禮當(dāng)天收到它,新娘笑得合不攏嘴
    “溜索女孩”大學(xué)畢業(yè)!這次,她選擇為別人“打燈”……
     

    轉(zhuǎn)載自:廣西青年圈
    • 1152人看過
    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