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疫情時代,南寧這些公園火了!
剛剛過去的三月三假期,踏青賞花、公園露營、戶外運動刷爆了各大社交平臺。
南寧各個濱江公園、文化公園、森林公園等,鋪滿了各種帳篷和野餐墊,就連家樓下的小區(qū)綠地,也擠滿了前來溜娃的家長們。
可見,后疫情時代來臨,近程出游正在成為不少人的假日出行新選擇。
而近程出游的背后,更多的是人們對城市公園配套的巨大需求。

后疫情時代,公園火了
過去,公園作為滿足游憩活動的空間載體,主要被視作城市建設和居住街坊建設的配套用地類型,是為周邊居民提供休閑娛樂的重要場所。
如今,后疫情時代來臨,城市公園的作用被進一步凸顯。
據國家文化和旅游部數據,今年清明假期,全國國內旅游游客平均出游距離首次收縮到100公里以內,目的地游憩半徑首次收縮到5公里以內。
攜程數據顯示,今年清明節(jié)市內近郊游熱度高漲,周邊、本地公園景點門票訂單占比達88%,近九成逛景區(qū)的游客選擇在家門口游玩。
綜合數據表明,疫情之下,人們的出游需求依然存在,不同的是,很多人把“異地觀光游”轉變成了“本地休閑游”。
而承載“本地休閑游”需求的地點,則正是城市中大片的公園綠地。
如南寧鳳嶺兒童公園、獅山公園、五象濱江公園、石門森林公園、南湖公園等,均在假期中成為熱門景點。
▲來源南寧晚報
▲鳳嶺兒童公園實拍
▲各大公園,除了露營帳篷和野餐墊,還有滿草坪的人人人人人......
各種扎堆露營,也進一步反映了疫情時期人們對城市公園配套的迫切需求。

南寧多個公園正在規(guī)劃建設中
一面是城市建設發(fā)展需要,一面是后疫情時期人們迫切的出游需求,南寧也加大了對城市公園配套的建設力度。
今年以來,南寧不僅對部分原有公園進行了改擴建,還接連發(fā)布多個公園項目招標公告,加快落實南寧公園配套布局完善。
▲南寧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
據不完全統(tǒng)計,南寧目前有24個公園項目處于在建/待建狀態(tài)中,其中,青秀區(qū)5個,五象、西鄉(xiāng)塘、江南各4個,興寧3個,另有4個郊野公園也在規(guī)劃當中。
▲南寧市在建/待建城市公園
不僅如此,南寧市還推進了多個“口袋公園”項目建設,目前,已建成南花園、北花園、歌海公園、玉陽街“口袋公園”等一批“口袋公園”。

未來,還加快江南、興寧、西鄉(xiāng)塘、邕寧區(qū)等城區(qū)總共6個“口袋公園”的建設進程。

這些公園帶來的不僅僅是城市形態(tài)的改變,也折射出城市發(fā)展理念的深刻變化。
新時代下,城市發(fā)展理念正從傳統(tǒng)城市向公園城市轉變。越來越多的公園建成開放,將在南寧各城區(qū)內形成大面積的公園集群,不僅將提升片區(qū)的居住環(huán)境,更將加快南寧作為生態(tài)宜居典范城市的建設發(fā)展。

“公園房”正在成為置業(yè)新選擇?
后疫情時代,各大城市公園的打造和建設,讓不少樓盤從中獲得“靈感”,將靠近公園作為項目的一大賣點。
部分項目還營造出一種“每天下樓就近溜娃逛公園”的錯覺,將公園配套作為其他硬件不足的彌補措施。
但,在南寧城市公園資源并不稀缺的情況下,購房者是否要為公園配套買單?
可以,但非必要。
后疫情時代,就近的公園配套確實能夠提升一定的居住幸福感。
但過度評估公園配套的價值,并不會為后續(xù)居住帶來更好的體驗。
試問,如果家附近真的有個公園,作為購房者的你真的會每天都去嗎?如果還要收門票呢?
所以,買房更要拋開開發(fā)商灌輸的“迷魂湯”,真正從自身需求出發(fā):
如家有老人則要考慮周邊醫(yī)療資源是否充足;有就讀需求要考慮學區(qū)劃分;有通勤需求要考慮交通資源;有休閑娛樂需求要從商業(yè)角度出發(fā)......綜合考慮之后再制定購房計劃。
而開發(fā)商們所推崇的“公園房”,只能作為買房的考慮因素之一,而非必要條件。
未來,隨著南寧城市公園配套的不斷完善和提升,景觀資源將更加均衡。屆時,購房者們只要留心周邊是否有相關公園配套即可。
掃碼關注了解更多購房知識
買房參考視頻號
買房參考小助手
轉載自:南寧買房參考
- 分享
- 1138人看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