夫妻離婚房產(chǎn)咋辦?“新標準”下,以后通通這樣處理
房子在中國人的傳統(tǒng)思想當中是“家”的保障,人們的日常生活需要住房,雖然租房子也能解決住房需求,但是對比自己的房子來說,租房不能給人們提供足夠的安全感和滿足感。以貸款買房的角度來看,雖然每個月人們都會面臨還貸的壓力,但是貸款買房,最后自己能夠留下一套房產(chǎn),反觀租房居住,到最后,自己仍然一無所有,所以,不少人寧愿貸款買房,也要擁有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。
現(xiàn)在的人們結(jié)婚的前提就是擁有一套婚房,沒有房子,大部分人都不會選擇結(jié)婚,因為婚后會面臨著生育孩子等諸多問題。很多父母為了自己的孩子能夠更好地生活,都會傾盡自己的力量,為孩子置辦房產(chǎn)。
有房子的人在婚姻問題的解決上也比那些沒有房子的人更加簡單,不過很多夫妻在結(jié)婚的時候,因為房子的問題僵持不下,在離婚的時候也會因為房子的問題糾纏不清。
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涌入大城市里工作,在這些地方可以拿到更多的工資,也能發(fā)揮自己更大的價值。對比二三線小城市來說,雖然收入水平提高了,但消費水平也相應(yīng)地增加了。
很多在大城市里工作的人,每個月的工資都會有大部分用于房租支出。所以有不少人都想要購買房產(chǎn),即便是以貸款的方式,每個月還款也和給房租差不多。
現(xiàn)在的房價,已經(jīng)得到了一定的調(diào)控,雖然上漲的趨勢變緩了,但是卻仍然處于高位狀態(tài),大部分地區(qū)的房價仍然在一萬元一平左右,所以不少人只能望房興嘆。
因為很多人的工資都還沒有達到5000元的納稅水平,想要靠貸款買房,每個月要背負非常大的貸款壓力,即便是人們能夠還得起貸款,高額的房價需要支付的首付也會讓人退卻。
受到現(xiàn)實問題的影響,很多人都會選擇買房,尤其是那些有兒子的家庭,需要更加的努力,在我國有很多年輕人的第一套房,都是靠著父母的努力實現(xiàn)的。
如果想要一個年輕人靠自己的努力買房,那可能他的婚姻問題就沒有辦法解決,父母為大多數(shù)子女解決了剛出社會時的尷尬問題,但是仍然有不少家庭是沒有辦法承擔(dān)高昂的房價的。
所以擁有一套住房,對于很多家庭來說,都是最值錢的財產(chǎn)了。一些人為了得到房產(chǎn),會出現(xiàn)騙婚閃婚的問題,在人們離婚之后,房子的分割問題也成為了許多人關(guān)注的事情。
畢竟一套房子的價值還是非常高的,在國家不斷發(fā)展之后,對于社會上出現(xiàn)的這些問題,也有了更好地解決辦法。
在我國的民法典當中,對于房子的歸屬情況,有了更新的標準,相對于以前更加完善,更加公平。
如果是婚前全款購買的房產(chǎn),那么,這套房就是屬于出資方的,如果有贈予行為,那情況另當別論。在結(jié)婚之前就全款購買了房產(chǎn),那么另外一半是沒有辦法分割的。
如果是貸款買的房,房子是屬于婚前出資方的,但是婚后還貸是夫妻兩人共同還的,那么,共同還貸的這一部分就得拿出來分割。
關(guān)于房子究竟如何分割的問題,其實非常好理解,無論是全款還是貸款,出錢的人就是房子的所有人,但是劃分其是否為個人資產(chǎn)的界限,就是雙方是否步入了婚姻。
婚前的就屬于個人資產(chǎn),婚后的就屬于夫妻共同資產(chǎn),不過如果是結(jié)婚之后共同還貸,且房本上寫了夫妻兩人的名字,那么,這套房到最后,無論是首付還是貸款的金額,都要拿出來平均分割。
一些人的房子是父母為其購買的,嚴格意義上,這套房子是屬于父母的,因為他們是出資方。但是居住人是孩子和他的配偶,那么,在父母離世之后,如果有一組表明這套房是屬于子女個人或者夫妻雙方共同財產(chǎn),那么就得按照遺囑來劃分。
總的來說,現(xiàn)在針對于房產(chǎn)的劃分更加的公平了,對于人們的感情影響也變小了,避免了一些騙婚行為的產(chǎn)生。而對于房產(chǎn)的管理辦法,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我國的離婚率,讓人們更加冷靜地對待婚姻。
轉(zhuǎn)載自:房地產(chǎn)事
- 分享
- 1116人看過